土膏
詞語 | 土膏 |
---|---|
拼音 | tǔ gā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土中所含的適合植物生長的養分。(二)、肥沃的土地。
(三)、鴉片。
解釋:
(一)、土中所含的適合植物生長的養分。
《國語·周語上》:“陽氣俱蒸,土膏其動。” 唐 皇甫冉 《雜言無錫惠山寺流泉歌》:“土膏脈動知春早,隈隩陰深長苔草。” 元 胡南 《春日田園雜興》詩:“水活土膏動,風微花氣深。” 清 沉德潛 《說詩晬語》卷上:“土膏既厚,春雷一動,萬物發生。”
(二)、肥沃的土地。
《漢書·東方朔傳》:“故 酆 鎬 之間號為土膏,其賈畝一金。” 南朝 梁武帝 《藉田》詩:“千畝土膏紫,萬頃陂色縹。”
(三)、鴉片。
《清史稿·德宗紀二》:“命 柯逢時 管理八省土膏統捐事宜。” 郭孝成 《湖南光復紀事》:“其餘如錢糧照常徵解,土膏照捐照常開辦。”
釋義:
1.土中所含的適合植物生長的養分。 2.肥沃的土地。 3.鴉片。
相關詞語:
一掊土安土重遷安土樂業安土重舊安土重居半截入土病入膏肓不服水土本鄉本土病在膏肓病染膏肓不便水土簸土揚沙不習地土不習水土不習水土殘膏剩馥寸土必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