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號
詞語 | 烏號 |
---|---|
拼音 | wū h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淮南子·原道訓》:“射者捍烏號之弓,彎棊衛之箭。”高誘注:“烏號,桑柘,其材堅勁,烏峙其上,及其將飛,枝必橈下,勁能復巢,烏隨之,烏不敢飛,號呼其上。伐其枝以為弓,因曰烏號之弓也。一説黃帝鑄鼎于荊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龍而上,其臣援弓射龍,欲下黃帝,不能也。烏,於也;號,呼也。於是抱弓而號。因名其弓為烏號之弓也。”后以“烏號”指良弓。(二)、表示對死者哀悼。
(三)、稱人死亡的敬辭。
解釋:
(一)、《淮南子·原道訓》:“射者捍烏號之弓,彎棊衛之箭。” 高誘 注:“烏號,桑柘,其材堅勁,烏峙其上,及其將飛,枝必橈下,勁能復巢,烏隨之,烏不敢飛,號呼其上。伐其枝以為弓,因曰烏號之弓也。一説 黃帝 鑄鼎于 荊山 鼎湖 ,得道而仙,乘龍而上,其臣援弓射龍,欲下 黃帝 ,不能也。烏,於也;號,呼也。於是抱弓而號。因名其弓為烏號之弓也。”后以“烏號”指良弓。
《太平御覽》卷三四七引 漢 陳琳 《武庫賦》:“弓則烏號、越棘、繁弱、角端。” 唐 駱賓王 《從軍中行路難》之二:“百發烏號遙碎柳,七尺龍文迥照蓮。” 明 楊珽 《龍膏記·脫難》:“休得把烏號架,休得把青莖射。”
(二)、表示對死者哀悼。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 匡俗 ﹞屢逃徵聘,廬於此山,時人敬之。 俗 后仙化,空廬猶存。弟子覩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烏號’。” 宋 葉適 《何參政挽歌》之二:“佳哉鳳凰壠,悲甚付烏號。”
(三)、稱人死亡的敬辭。
《舊五代史·漢書·高祖紀論》:“及回鑾輅,尋墮烏號,故雖有應運之名,而未覩為君之德也。”
釋義:
華晨中華H530被國人譽為國產寶馬3系,中華將出全新H7車型,此車型是基于舊款寶馬5系平臺設計研發的。
相關詞語:
屋上烏愛屋及烏奔走呼號白兔赤烏白魚赤烏鼻青眼烏慈烏返哺觸地號天慈烏反哺東兔西烏砥厲名號砥礪名號發號施令蜂屯烏合更令明號鬼哭神號鬼泣神號行號巷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