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咎
詞語 | 愆咎 |
---|---|
拼音 | qiān ji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罪過。《后漢書·章帝紀》:“朕新離供養,愆咎眾著,上天降異,大變隨之。”唐 皮日休《旌王宇》:“若 宇 之道真忠烈之士哉。不以其父得天下為利,以反道為慮;不以己將為天子之子為貴,以愆咎為戒。”《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十五年》:“為壇於 泰山,柴燎祀天,以歲旱謝愆咎,禮如南郊。”解釋:
(一)、罪過。
《后漢書·章帝紀》:“朕新離供養,愆咎眾著,上天降異,大變隨之。” 唐 皮日休 《旌王宇》:“若 宇 之道真忠烈之士哉。不以其父得天下為利,以反道為慮;不以己將為天子之子為貴,以愆咎為戒。”《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十五年》:“為壇於 泰山 ,柴燎祀天,以歲旱謝愆咎,禮如南郊。”
釋義:
愆咎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qiān jiù ,是指罪過。
相關詞語:
不咎既往閉門思愆動輒得咎既往不咎咎由自取咎有應得進退惟咎惹禍招愆繩愆糾謬三風十愆繩愆糾繆無咎無譽引咎自責引咎責躬盈滿之咎自取其咎自取咎戾自貽伊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