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茅君
詞語 | 三茅君 |
---|---|
拼音 | sān máo jūn |
字數(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道家傳說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茅衷。據(jù)傳為 漢景帝 時 咸陽 人,先后隱 句曲山(后名 三茅山,簡稱 茅山,在今 江蘇 句容縣),得道成仙,太上老君 分別授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稱三 茅君。道教清微派尊為教祖。見《茅山志》卷五。解釋:
(一)、道家傳說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 、 茅衷 。據(jù)傳為 漢景帝 時 咸陽 人,先后隱 句曲山 (后名 三茅山 ,簡稱 茅山 ,在今 江蘇 句容縣 ),得道成仙, 太上老君 分別授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稱三 茅君 。道教清微派尊為教祖。見《茅山志》卷五。
《梁書·處士傳·陶弘景》:“於是止於 句容 之 句曲山 ……昔 漢 有 咸陽 三 茅君 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 茅山 。”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序丹灶》:“自三 茅君 以 丹陽 歲歉,死者盈道,因取丹頭點銀為金,化鐵為銀,以救饑人,故后人以煅粉點銅者,名其法曰丹陽。” 清 趙翼 《茅山紀游》詩之三:“所以三 茅君 ,于焉吸清淑。”
釋義:
道教及漢族民間所信奉的神祗。即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總稱。《梁書》卷五十一《處士傳·陶弘景傳》(陶弘景)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宮,名金壇華陽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漢有咸陽三茅君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茅山。」乃中山立館,自號華陽隱居。
相關詞語:
清君側(cè)三家村挨三頂五捱三頂四捱三頂五巴三覽四拔茅連茹半夜三更不成三瓦不三不四八難三災白璧三獻巴三攬四半三不四避軍三舍避君三舍波流茅靡不按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