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羖皮
詞語 | 五羖皮 |
---|---|
拼音 | wǔ gǔ pí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一)、五張公羊的皮。(二)、借指五羖大夫。
解釋:
(一)、五張公羊的皮。
《孟子·萬章上》:“ 百里奚 自鬻於 秦 養(yǎng)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 秦穆公 。”《史記·秦本紀》:“﹝ 秦繆公 ﹞聞 百里奚 賢,欲重贖之,恐 楚 人不與,乃使人謂 楚 曰:‘吾媵臣 百里奚 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 楚 人遂與之。”兩說有所不同。后因以“五羖皮”比喻出身低賤之士或微賤之物。 唐 劉禹錫 《說驥》:“繇是而言,方之於士,則八十其緡也,不猶愈於五羖皮乎?” 宋 蘇軾 《送程之邵簽判赴闕》詩:“從來一狐腋,或出五羖皮。”亦作“ 五羊皮 ”。 唐 李白 《鞠歌行》:“ 秦穆 五羊皮,買死 百里奚 。”
(二)、借指五羖大夫。
金 元好問 《解劍行》:“君不見, 秦 相 五羖皮 ,去時烹雞炊扊扅。”
釋義:
羖(gu),黑色的公羊;五羖皮,五張公羊皮。本用來代指五羖大夫百里奚,后也用來比喻出身低賤的才士。
相關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五里霧挨三頂五捱三頂五拔十得五敗鼓之皮豹死留皮拔十失五剝皮抽筋博覽五車攢三聚五抽筋剝皮攢三集五膚皮潦草浮皮潦草腹載五車反裘傷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