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理
詞語 | 體理 |
---|---|
拼音 | tǐ l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文章的內(nèi)容、義理。(二)、猶體格。
解釋:
(一)、指文章的內(nèi)容、義理。
晉 皇甫謐 《<三都賦>序》:“賦也者,所以因物造端,敷弘體理,欲人不能加也。” 唐 高彥休 《唐闕史·楊敬之》:“始閲其人,眉宇清朗。次與之語,詞氣安詳。終閲其文,體理精奧。”
(二)、猶體格。
宋 范仲淹 《與朱氏書》:“得兒子書,知體理爽和。”
釋義:
1.指文章的內(nèi)容﹑義理。 2.猶體格。
相關(guān)詞語:
遍體鱗傷秉公辦理擘肌分理不成體統(tǒng)不可理喻不識大體卑身賤體卑身屈體膘肥體壯不近道理殘民害理稱體載衣赤身露體詞不逮理詞窮理極慘無人理赤身裸體詞窮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