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悖
詞語(yǔ) | 兇悖 |
---|---|
拼音 | xiōng bè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一)、兇暴悖逆。(二)、兇惡悖逆。
解釋:
(一)、兇暴悖逆。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計(jì)倪》:“此乃禍 晉 之 驪姬 ,亡 周 之 襃姒 ,盡妖妍於圖畫,極兇悖於人理。”《晉書·溫嶠傳》:“必其兇悖,自可罪人斯得。” 宋 蘇舜欽 《論西事狀》:“近聞朝廷將議深討,覆其巢穴,此蓋憤其兇悖,勇而不知思也。”《明史·齊王榑傳》:“帝曰:‘王性兇悖,朕溫詔開諭至六七,猶不悟,教授輩如王何!’”
(二)、兇惡悖逆。
《魏書·元坦傳》:“汝兇悖性與身而長(zhǎng)。”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喻以圣德,放之使歸,銷其兇悖之心,貸以生全之幸,自然相率棄逆歸順。”《明史·宦官傳一·張忠》:“﹝ 忠 ﹞與司禮 張雄 、東廠 張鋭 并侍豹房用事,時(shí)號(hào)三 張 ,性皆兇悖。”
釋義:
兇悖,讀作xiōng bèi,漢語(yǔ)詞語(yǔ),是指兇暴悖逆。
相關(guān)詞語(yǔ):
悖入悖出避兇趨吉并行不悖悖言亂辭兵兇戰(zhàn)危并存不悖逞兇肆虐多兇少吉逢兇化吉吉兇未卜吉兇禍福極惡窮兇亂世兇年蔑倫悖理窮兇極惡趨吉避兇違天悖理違天悖人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