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遽
詞語 | 何遽 |
---|---|
拼音 | hé jù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表示反問,可譯為怎么。解釋:
(一)、亦作“ 何渠 ”。亦作“ 何詎 ”。如何,怎么。
《墨子·公孟》:“ 子墨子 曰:‘雖子不得福,吾言何遽不善?而鬼神何遽不明?’”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夫浴者,將使表里潔也,內(nèi)茍含瑕,何遽浴耶?”
釋義:
1.亦作“何渠”。亦作“何詎”。2.表示反問,可譯作“如何,怎么”。何遽猶言怎么就,表示反問。遽,助詞,猶遂也。——此注釋來源于《人教版七上語文書》
造句:
1、霸主有旰食之憂,黎民懷荼毒之痛,戎首交并于中原,何遽籩豆之事哉!然“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2、禍福無常,寧失一死,何遽如是!上嘗與后私誓曰:異時幸復(fù)見天日,當惟卿所欲,不相禁御。
相關(guān)詞語:
百身何贖不可奈何不奈之何曾幾何時出何典記出何經(jīng)典傅粉何郎何患無辭何樂不為何其毒也何去何從何足道哉何足掛齒何足為奇何罪之有何必當初何所不為何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