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溜
詞語 | 冰溜 |
---|---|
拼音 | bīng liù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冰錐。解釋:
(一)、猶冰柱。
明 李東陽 《次丹山屠都憲韻》:“碧樹春陰高比蓋,玉堂冰溜大於椽。” 蕭紅 《手》:“她的父親來了。停在樓梯口,他放下肩上背來的大氈靴,他用圍著脖子的白毛巾擄去胡須上的冰溜。” 高蘭 《我的家在黑龍江》詩:“春風(fēng)里沒有一朵花香,只有檐下的冰溜直伸到地上。”
釋義:
冰溜bīng liù,漢語詞語,解釋為冰錐、冰柱,雪后檐頭滴水凝成錐形的冰。
造句:
1、十冬臘月天,雪堵著窗戶,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掛在房檐上。
2、寒冬臘月天,雪堵著窗戶,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掛在房檐上。
相關(guān)詞語:
一溜煙報冰公事冰寒于水冰壺秋月冰魂雪魄冰肌雪腸冰肌玉骨冰解凍釋冰清玉潔冰清玉潤冰山難靠冰炭不投冰天雪地冰天雪窯冰消瓦解冰雪聰明抱冰公事冰魂素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