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印
詞語 | 模印 |
---|---|
拼音 | mó yì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橅印”。刻板印刷。《舊五代史·周書·和凝傳》:“有集百卷,自篆於板,模印數百帙,分惠於人焉。”宋 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八:“唐 以前,凡書籍皆寫本,未有模印之法。”《續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三年》:“右散騎常侍 徐鉉 等上《新定説文》三十卷,令模印頒行。”(二)、謂規度印章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清 錢泳《履園叢話·畫學·畫中人》:“﹝ 徐堅 ﹞少貧苦而好學,凡詩文、書畫、橅印,皆能自闢門徑。”清 錢泳《履園叢話·畫學·畫中人》:“﹝ 吳文澂 ﹞能詩,尤工書畫,凡篆、隸、真、草、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以及刻碑模印諸事,莫不通而習之。”
解釋:
(一)、亦作“橅印”。刻板印刷。
《舊五代史·周書·和凝傳》:“有集百卷,自篆於板,模印數百帙,分惠於人焉。”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八:“ 唐 以前,凡書籍皆寫本,未有模印之法。”《續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三年》:“右散騎常侍 徐鉉 等上《新定説文》三十卷,令模印頒行。”
(二)、謂規度印章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畫學·畫中人》:“﹝ 徐堅 ﹞少貧苦而好學,凡詩文、書畫、橅印,皆能自闢門徑。”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畫學·畫中人》:“﹝ 吳文澂 ﹞能詩,尤工書畫,凡篆、隸、真、草、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以及刻碑模印諸事,莫不通而習之。”
釋義:
1.亦作"橅印"。 2.刻板印刷。 3.謂規度印章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
造句:
1、把面團搟成0.25厘米厚,用大餅干模印出雙數數量的餅干。
2、壓模印和醒目的打洞器是碳工具需要的鋼高度的其他例子穿著抵抗。
相關詞語:
大模大樣飛鴻印雪奉為楷模范水模山封金掛印掛印懸牌怪模怪樣畫沙印泥好模好樣金印紫綬模棱兩可模棱兩端模山范水人模狗樣死模活樣像模像樣心心相印血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