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
詞語 | 向上 |
---|---|
拼音 | xiàng shà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朝上。(二)、上進;向好的方面發展: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解釋:
(一)、謂犯上。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六:“ 劉向 以為馬不當生角,猶 吳 不當舉兵向上也, 吳 將反之變云。”
(二)、朝著高處,往上。
宋 晁說之 《晁氏客語》:“ 張乖崖 戲語云:‘功業向上攀,官職直下覷。’” 明 胡應麟 《詩藪·六朝》:“第此中得趣頭白,祇在六朝窠臼中,無復向上生活。”
(三)、以上。表示數量超過某個基數,或程度超過某一標準。
晉 葛洪 《神仙傳·王遠》:“告言,此不能令君度世,止能存君本壽,自出百歲向上。” 唐 白居易 《池上閑吟》之一:“幸逢 堯 舜 無為日,得作 羲皇 向上人。”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晏元獻》:“以詩弔之云:‘ 蘇哥 風味逼天真,恐是 文君 向上人。’”
(四)、上進。
《朱子全書》卷五:“ 孔子 教人,只從中間起,使人便作工夫去,久則自能知向上底道理。” 明 李贄 《與曾繼泉書》:“如公壯年,正好生子,正好做人,正好向上。”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五)、猶前邊,上邊。指前文或前言所及。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一折:“今日早朝下來,已與 曹子建 學士説知向上之事。”
(六)、向上攀。謂夠不上;不足。
元 關漢卿 《拜月亭》第二折:“阿的是五夜其高,六日向上。”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做夫妻四年向上,五十次告官房。”
釋義:
1.謂犯上。 2.朝著高處,往上。 3.以上。表示數量超過某個基數,或程度超過某一標準。 4.上進。 5.猶前邊,上邊。指前文或前言所及。 6.向上攀。謂夠不上;不足。
相關詞語:
屋上烏巴高望上拔宅上升阪上走丸板上釘釘榜上無名逼上梁山不可向邇不上不下不相上下不知去向白日上升拔刀相向半上半下半上落下板上砸釘背公向私鞭辟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