鏌铘
詞語 | 鏌铘 |
---|---|
拼音 | mò y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寶劍名,常跟“干將”并說,泛指寶劍。也作莫邪。解釋:
(一)、亦作“ 鏌邪 ”。亦作“ 鏌釾 ”。即莫邪。劍、戟之屬。常指利劍。或謂 春秋 吳 莫邪 善鑄劍,故稱。
《莊子·大宗師》:“今之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 成玄英 疏:“鏌鋣,古之良劍名也。昔 吳 人 干將 為 吳王 造劍,妻名 鏌鋣 ,因名雄劍曰干將,雌劍曰鏌鋣。” 唐 楊宇 《贈舍弟》詩:“袖里鏌鋣光似水,丈夫不合等閒休。” 碧野 《江漢行·紀南故城》:“這是干將?這是鏌鋣?這寶劍使人想起古代英雄為國征戰的忠勇。”
釋義:
1.亦作"鏌邪"。亦作"鏌釾"。 2.即莫邪。劍﹑戟之屬。常指利劍。或謂春秋吳莫邪善鑄劍﹐故稱。
造句:
1、 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铘;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2、 三十未封侯,顛狂遍九州。平生鏌铘劍,不報小人讎。張祜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