鴝鵒舞
詞語 | 鴝鵒舞 |
---|---|
拼音 | qú yù wǔ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亦作“鸜鵒舞”。樂舞名。《世說新語·任誕》“謝 便起舞,神意甚暇。”劉孝標 注引 晉 裴啟《語林》:“謝鎮西 酒后,於槃案閒,為 洛 市肆工鴝鵒舞,甚佳。”《晉書·謝尚傳》:“﹝ 謝尚 ﹞始到府通謁,導 以其有勝會,謂曰:‘聞君能作鴝鵒舞,一坐傾想,寧有此理不?’尚 曰:‘佳。’便著衣幘而舞。”唐 杜審言《贈崔融二十韻》:“興酣鴝鵒舞,言洽鳳凰翔。”宋 辛棄疾《玉樓春·寄題文山鄭元英巢經樓》詞:“侵天且擬鳳凰巢,掃地從他鸜鵒舞。”解釋:
(一)、亦作“鸜鵒舞”。樂舞名。
《世說新語·任誕》“ 謝 便起舞,神意甚暇。” 劉孝標 注引 晉 裴啟 《語林》:“ 謝鎮西 酒后,於槃案閒,為 洛 市肆工鴝鵒舞,甚佳。”《晉書·謝尚傳》:“﹝ 謝尚 ﹞始到府通謁, 導 以其有勝會,謂曰:‘聞君能作鴝鵒舞,一坐傾想,寧有此理不?’ 尚 曰:‘佳。’便著衣幘而舞。” 唐 杜審言 《贈崔融二十韻》:“興酣鴝鵒舞,言洽鳳凰翔。” 宋 辛棄疾 《玉樓春·寄題文山鄭元英巢經樓》詞:“侵天且擬鳳凰巢,掃地從他鸜鵒舞。”
釋義:
一作《鸜鵒舞》。晉代舞蹈。因舞者模擬鴝鵒(鳥名,俗稱“八哥”)動作,故名。《晉書·謝尚傳》載,東晉謝尚善此舞,曾在司徒王導及賓客座前著衣幘而舞,俯仰屈伸,旁若無人,賓客為之撫掌擊節。《鸜鵒舞賦》描述他的舞姿:“公乃正色洋洋,若欲飛翔。避席俯傴,摳衣頡頏。宛修襟而乍疑雌伏,赴繁節而忽若鷹揚。”此舞姿態矯健,氣勢奔放,主要表現昂揚奮發的“鴻鵠之志”,因而能產生“滿堂擊節而稱樂”的效果。
相關詞語:
百獸率舞抃風舞潤伯歌季舞不舞之鶴筆歌墨舞長袖善舞吹彈歌舞楚舞吳歌村歌社舞鳳舞龍飛鳳舞龍蟠鳳舞鸞歌鳳儀獸舞鳳歌鸞舞歌樓舞榭歌臺舞榭歌舞升平歌鶯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