缊袍
詞語 | 缊袍 |
---|---|
拼音 | yùn pá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以亂麻為絮的袍子。古為貧者所服。解釋:
(一)、以亂麻為絮的袍子。古為貧者所服。
《論語·子罕》:“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 由 也與?” 朱熹 集注:“緼,枲著也;袍,衣有著者也。蓋衣之賤者。” 漢 桓寬 《鹽鐵論·貧富》:“ 原憲 之緼袍,賢於 季孫 之狐貉。”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五:“屣履詠《南風》,緼袍笑華軒?!?唐 杜甫 《大雨》詩:“執熱乃沸鼎,纖絺成緼袍?!?清 唐孫華 《雪·次東坡聚星堂韻禁體物語》:“凌兢野老緼袍單,狂喜兒童屐齒折?!?/p>
釋義:
1.以亂麻為絮的袍子。古為貧者所服。
相關詞語:
粗袍糲食冠袍帶履割須棄袍黃袍加身黃袍加體蟒袍玉帶袍笏登場束缊請火束缊還婦束缊舉火綈袍之義同袍同澤脫袍退位綈袍之贈方巾長袍綈袍戀戀割須換袍葛巾布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