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體
詞語 | 書體 |
---|---|
拼音 | shū t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字體。(二)、文體。
解釋:
(一)、字體。
《晉書·衛恒傳》:“ 杜氏 殺字甚安,而書體微瘦。” 清 金農 《過北碕精舍得宋高僧手寫<涅槃經>殘本即題其后》詩:“法王力大書體肥,肯落人間寒與饑?!?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五篇:“六國之時,文字異形, 斯 乃立意,罷其不與 秦 文合者,畫一書體?!?/p>
(二)、文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詳總書體,本在盡言?!?清 蔣士銓 《一片石·宴閣》:“前日邂逅 婁妃 ,偶論書體,見他詞翰精妙,遂為文字之交?!?/p>
釋義:
書體是指傳統書寫字體、字形的不同形式和區別。一般把中國文字的書寫形式分為篆、隸、草、行、楷五大類書體,每一大類中又可細分。
相關詞語:
掉書袋白面書生閉戶讀書遍體鱗傷秉筆直書博覽群書不成體統不識大體白面書郎伴食中書卑身賤體卑身屈體閉門讀書膘肥體壯不刊之書稱體載衣赤身露體刺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