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妁
詞語 | 媒妁 |
---|---|
拼音 | méi shuò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婚姻介紹人。妁(shuò)。解釋:
(一)、說合婚姻的人。媒,謂謀合二姓者;妁,謂斟酌二姓者。一說男方曰媒,女方曰妁。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踰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漢 班固 《白虎通·嫁娶》:“男不自專娶,女不自專嫁,必由父母須媒妁何?遠恥防淫泆也。”《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姐姐方才又道是‘二無媒妁之言’。我請教姐姐:到底怎么是媒?怎么是妁呀?我知道的是男家的媒人叫作媒,女家的媒人叫作妁。” 何其芳 《哀歌》:“鄉(xiāng)村的少女還是禁閉在閨閣里,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二)、謂起合成作用。
宋 楊萬里 《飲酒》詩:“秫麯偶相逢,清泉媒妁之。”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上·甜酒灰酒》:“更憑石髓媒妁之,混融併作一家春。”
釋義:
介紹婚姻的人:媒妁之言。
造句:
1、 在有些國家,締結(jié)婚姻要靠媒妁之言.
2、 春秋時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現(xiàn)于庶人婚姻,是基于消解原始對偶婚影響、鞏固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的特定背景,有其進步意義。
相關詞語:
蜂媒蝶使明媒正娶媒妁之言明媒正禮三媒六證自媒自衒蝶使蜂媒落花媒人自衒自媒男媒女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強媒硬保白媒盲妁說媒紅龍媒媒主媒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