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
詞語 | 進士 |
---|---|
拼音 | jìn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隋唐科舉考試設進士科,錄取后稱進士。明清時,舉人經過會試及殿試錄取后稱進士。解釋:
(一)、古代指貢舉的人才。
《禮記·王制》:“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於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 鄭玄 注:“進士,可進受爵祿也。”
(二)、薦舉賢士。
《墨子·親士》:“歸國寶,不若獻賢而進士。”
(三)、科舉時代稱殿試考取的人。
明 清 時,舉人經會試及格后即可稱為進士。 唐 姚合 《寄舊山隱者》詩:“名在進士場,筆毫爭等倫。”《儒林外史》第三回:“到京會試,又中了進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屬。” 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多久以來,文人只出了個翰林即 熊希齡 ,兩個進士,四個拔貢。”
釋義:
科舉時代稱殿試考取的人。
造句:
1、歸國寶,水若獻賢而進士。墨子
2、一文不名的范仲淹終于考中了進士。
相關詞語:
愛人好士傲賢慢士白衣秀士飽學之士倍道而進博士買驢不進則退不知進退不櫛進士白屋之士倍道兼進鞭擗進里椎牛饗士寸進尺退材士練兵長驅直進出處進退得步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