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飾
詞語 | 外飾 |
---|---|
拼音 | wài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謂粉飾外表;虛飾。解釋:
(一)、謂粉飾外表;虛飾。
《易·履》“履道坦坦” 三國 魏 王弼 注:“履道尚謙,不喜處盈,務在至誠,惡夫外飾者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治家》:“南間貧素,皆事外飾,車乘衣服,必貴齊整,家人妻子,不免飢寒。” 唐 顏真卿 《讓憲部尚書表》:“若受任失守,還朝屢遷,示國無刑,於臣大損;非敢外飾,實披至誠。” 宋 曾鞏 《太子右司御沉君墓志銘》:“君為人質樸無外飾,其居鄉閭,寬然長者也。”
釋義:
外飾,漢語拼音wài shì,意思是外表;虛飾。
相關詞語:
門外漢安內攘外昂首天外昂頭天外八荒之外暴內陵外補過飾非超然物外超然象外超以象外吃里爬外馳名中外徹里徹外徹里至外徹內徹外吃里扒外崇洋媚外出于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