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
詞語 | 真知 |
---|---|
拼音 | zhēn zh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真才實學;深刻的哲理;真理實踐出真知解釋:
(一)、正確而深刻的認識。
《莊子·大宗師》:“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南朝 宋 謝靈運 《辨宗論》:“真知者照寂,故理常為用,用常在理,故永為真知。”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一:“真實處,便是真知;纔以不知為知,必是欺偽底人。” 明 張弼 《答蘇州別駕周德中》詩:“ 歐陽 自號 無仙子 ,卓識真知冠古今。”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無真知不得輕置議,以防識者捧腹耳。” 毛澤東 《實踐論》:“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
釋義:
1.正確而深刻的認識。
造句:
1、死記硬背得不到真知識,投機取巧學不到真本領;紙上談兵學不到真本事,閉門造車結不出好碩果。
2、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賣弄淵博,賣弄淵博的人沒有真知。
相關詞語:
安分知足白首相知抱誠守真伯玉知非不辨真偽不得而知不識不知不知不覺不知丁董不知端倪不知凡幾不知甘苦不知高低不知好歹不知紀極不知進退不知就里不知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