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冠
詞語 | 南冠 |
---|---|
拼音 | nán gu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 俘虜的代稱。(二)、晉侯觀于軍府,見 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左傳.成公九年》。杜預注:南冠,楚冠也。
(三)、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解釋:
(一)、 春秋 時 楚 人之冠。后泛指南方人之冠。
《左傳·成公九年》:“ 晉侯 觀於軍府,見 鐘儀 ,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 鄭 人所獻 楚 囚也。’”《國語·周語中》:“ 陳靈公 與 孔寧 、 儀行父 南冠以如 夏 氏。” 韋昭 注:“南冠, 楚 冠也。” 柳亞子 《題曼殊·<說部>》詩:“烏騅不逝山難拔,卻戴南冠作 楚 囚。” 宋 周密 《志雅堂雜鈔·人事》:“ 陳石泉 自北歸,有北人 陳參政 者餞之《木蘭花慢》云:‘歸人猶未老,喜依舊著南冠。’”
(二)、借指囚犯。用 鐘儀 事。
唐 駱賓王 《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宋 文天祥 《真州雜賦》詩:“十二男兒夜出關,曉來到處捉南冠。” 清 顧炎武 《赴東》詩之三:“未得訴中情,已就南冠縶。” 田漢 《南京獄中·贈陳同生》詩:“夜半呻吟雜嘯歌,南冠何幸近名河。”
(三)、借指南方人。化用 鐘儀 典。
北周 庾信 《率爾成詠》:“南冠今別 楚 , 荊 玉遂游 秦 。” 南朝 陳 江總 《遇長安使寄裴尚書》詩:“北風尚嘶馬,南冠獨不歸。”
釋義:
南冠的讀音是nán guān,是俘虜的代稱。楚國在南方,因此稱楚冠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國囚犯。后泛稱囚犯或戰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圖為唐 駱賓王 的《在獄詠蟬》,這首詩也用到了南冠這個詞語。
造句:
1、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2、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
相關詞語:
虎而冠褒衣危冠北門南牙白面儒冠北轍南轅超今冠古闖南走北沖冠發怒沖冠怒發沖冠眥裂大江南北倒冠落佩東箭南金東南半壁東南雀飛東西南北斗南一人倒冠落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