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
詞語 | 冰凌 |
---|---|
拼音 | bīng lí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冰;冰塊解釋:
(一)、冰。
唐 孟郊 《戲贈無本》詩之一:“瘦僧臥冰凌,嘲詠含金痍。” 宋 陸游 《客中夜寒戲作長謠》:“孤翁癡鈍如寒蠅,霜夕不暝愁嚴凝。寢衣觸體起芒粟,鼻息噓潤成冰凌。”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二章:“跟 小楊姐姐 比,我還差得遠哪!她大冬天敲開冰凌,給戰(zhàn)士們洗血衣,一洗就是幾十件。”
(二)、冰柱。
唐 李嶠 《綾》詩:“落花遙寫霧,飛鶴近圖云。馬眼冰棱影,竹根雪霰文。” 陳其通 《萬水千山》第六幕第二場:“斷崖絕壁上掛滿晶瑩的冰凌,把大雪山裝點得異常巍然壯觀。” 杜鵬程 《保衛(wèi)延安》第一章:“山溝里寒森森的,大冰凌象簾子一樣掛在山崖沿上。”
釋義:
①冰:河面積起厚厚的冰凌。 ②冰柱:屋沿上掛著一條條冰凌。
造句:
1、縷縷西風蕩漾,初冬晨霧彌散出濃濃寒意,一夜冰凌霜結(jié),梅花枝頭上探出冰晶玉潔,剔透著珠光寶氣,宛若玉女亭立。透著綠芽、含苞紅顏、頂立著白雪,紅梅欲綻嚴寒,玩弄著天山飛雪。
2、她冷笑的時候,眼睛里似乎有冰凌花在顫動。
相關(guān)詞語:
傲雪凌霜報冰公事冰寒于水冰壺秋月冰魂雪魄冰肌雪腸冰肌玉骨冰解凍釋冰清玉潔冰清玉潤冰山難靠冰炭不投冰天雪地冰天雪窯冰消瓦解冰雪聰明抱冰公事冰魂素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