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稿
詞語 | 奏稿 |
---|---|
拼音 | zòu gǎo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奏藁”。奏章的草稿。解釋:
(一)、亦作“ 奏藁 ”。奏章的草稿。
《新唐書·陸元方傳》:“臨終,取奏稿焚之。” 宋 程頤 《答人示奏草書》:“辱示奏藁,足以見仁人君子愛民之心,深切如此。”《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那委員取出文書給 安老爺 看,見那奏稿上參的是革職拿問,帶罪賠修。”
釋義:
奏稿拼音:zòu gǎo注音:ㄗㄡˋ ㄍㄠˇ[詞語解釋]亦作“ 奏藁 ”。奏章的草稿。《新唐書·陸元方傳》:“臨終,取奏稿焚之。” 宋 程頤 《答人示奏草書》:“辱示奏藁,足以見仁人君子愛民之心,深切如此。”《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那委員取出文書給 安老爺 看,見那奏稿上參的是革職拿問,帶罪賠修。”[稱謂來源]大臣奏疏之刊刻多在身后,由子孫或門生故吏為之,生前刊刻者殊少。蓋大臣奏疏,拜印封發(fā),留有原稿,正本仍由朝廷批示發(fā)回辦理,有朱批的,當年年終將原本清點造冊,咨由軍機處代為繳存,其他各項批折例不量繳。只在刊刻之前封送國史館采釋,故刊行之稱“奏稿”
相關詞語:
八音迭奏計日奏功鸞鳴鳳奏曲終奏雅先斬后奏野人奏曝朝奏暮召朝奏夕召鐘儀楚奏克奏膚功肚里打稿管弦繁奏默稿版奏金牋奏曲録奏起奏軋制節(jié)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