鵠形
詞語 | 鵠形 |
---|---|
拼音 | hú xí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枯瘦貌。解釋:
(一)、枯瘦貌。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貧乏》:“言飢餓者為鵠形。” 明 楊基 《桂林與蔣張二指揮觀兵》詩:“燕頷將軍髯似戟,鵠形俘虜面如刀。” 明 盧象昇 《借本屯田鼓鑄修城疏》:“臣每至一山邨,行數(shù)十里,或百餘里,但見人面鵠形之老稚,非踉蹌道旁,即展轉(zhuǎn)溝壑。”
釋義:
鵠形,讀音為hú xíng ㄏㄨˊ ㄒㄧㄥˊ,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枯瘦貌。
相關(guān)詞語:
忘形交案牘勞形彪形大漢避影匿形兵無常形不拘形跡不露形色藏形匿影澄神離形鶉衣鵠面單鵠寡鳧得意忘形遁跡潛形吊形吊影遁形遠(yuǎn)世放浪形骸吠形吠聲分形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