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
詞語 | 三思 |
---|---|
拼音 | sān s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反復考慮:事關重大,請你三思。三思而后行。解釋:
(一)、謂少思長,老思死,有思窮。
《荀子·法行》:“ 孔子 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無思也;有而不施,窮無與也。’”《孔子家語·三恕》:“故君子少思其長則務學,老思其死則務教,有思其窮則務施。”
(二)、再三思考。
《論語·公冶長》:“ 季文子 三思而后行。 子 聞之,曰:‘再,斯可矣。’” 漢 張衡 《東京賦》:“憲先靈而齊軌,必三思以顧愆。”《南史·毛喜傳》:“宗社至重,愿加三思。” 清 洪昇 《長生殿·埋玉》:“若軍心安,則陛下安矣。愿乞三思。”
釋義:
三思,主要指思危,思退,思變。思危,思考之前做的事不對的地方方,危險的地方;思退,知道危險的地方,就要退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機會;思變,一旦有機會,就要努力抓住去改變當前的處境。
相關詞語:
三家村哀思如潮挨三頂五捱三頂四捱三頂五巴三覽四百思不解半夜三更閉門思過不成三瓦不假思索不可思議不三不四八難三災白璧三獻巴三攬四百思莫解半三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