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甘革命根據地
詞語 | 陜甘革命根據地 |
---|---|
拼音 | shǎn gān gé mìng gēn jù dì |
字數 | 7字詞語 |
形式 | 無 |
意思: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陜北和陜甘邊界地區建立的革命根據地。1927年10月和1928年春,共產黨人唐澍、劉志丹、謝子長等領導清澗、渭華起義,成立工農革命軍。1932年冬,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開辟陜甘邊革命根據地。陜北紅軍與游擊隊于1934年開辟陜北根據地。1935年陜甘邊和陜北兩個根據地聯成一片。9月與鄂豫皖邊區的紅二十五軍會合,組合成紅十五軍團。由徐海東、劉志丹任正副軍團長,陜甘根據地發展到約30萬平方千米,成為中央紅軍和各路紅軍的落腳點。解釋:
又稱“陜甘蘇區”。在陜西北部和陜西、甘肅邊界地區。1932年至1934年間,在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領導下,先后開辟了陜甘邊和陜北革命根據地。1935年2月成立了以劉志丹、謝子長為首的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和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統一了對根據地的領導。同年7月粉碎了國民黨軍的第二次“圍剿”后,兩塊根據地連成一片,陜甘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9月,紅二十五軍長征到達陜北,與當地的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隨后,陜甘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共中央和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長征的落腳點。
相關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哀感天地哀天叫地愛財如命愛錢如命安身立命安身之地安之若命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愛才如命礙難從命拔地搖山拔地倚天拔樹尋根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