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
詞語 | 地景 |
---|---|
拼音 | dì jǐ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莊子·齊物論》:“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成玄英疏:“影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於形,形待造物,請問造物復何待乎?斯則待待無窮,卒乎無待也。”影布地上,后世道家遂以“地景”形容無待外物、與道俱化的修養(yǎng)境界。(二)、指點綴地面的小景物,如花草等。
解釋:
(一)、《莊子·齊物論》:“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 成玄英 疏:“影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於形,形待造物,請問造物復何待乎?斯則待待無窮,卒乎無待也。”影布地上,后世道家遂以“地景”形容無待外物、與道俱化的修養(yǎng)境界。
唐 盧照鄰 《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上座監(jiān)齋某等,并流廻左映,策地景於丹田;浩氣中升,養(yǎng)天倪於紫室。”
(二)、指點綴地面的小景物,如花草等。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其彩畫廓墻:一為進貢、奏樂、仙人、山水、樹木、橋梁、彩云、地景;一為十王、司主、諸星、童子、插屏、帳幔、墻垣,地景。”
釋義:
1.《莊子.齊物論》:"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成玄英疏:"影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于形,形待造物,請問造物復何待乎?斯則待待無窮,卒乎無待也。"影布地上,后世道家遂以"地景"形容無待外物﹑與道俱化的修養(yǎng)境界。
相關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殺風景哀感天地哀天叫地安身之地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拔地搖山拔地倚天必爭之地遍地開花別有天地冰天雪地補天柱地不留余地不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