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臭
詞語 | 狐臭 |
---|---|
拼音 | hú chò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由于腋窩、陰部等部位的皮膚內汗腺分泌異常而產生的刺鼻臭味。解釋:
(一)、由于腋窩等處皮膚內汗腺分泌異常而發出的刺鼻臭味。
隋 巢元方 《諸病源候總論·小兒雜病諸候·狐臭》:“人有血氣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氣,謂之狐臭。” 明 胡侍 《真珠船·腋氣》:“今謂腋氣為狐臭,狐當作胡。故《千金方》論云:有天生胡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四回:“誰知這位姑娘有一個隱疾,是害狐臭的。” 茅盾 《一個夠程度的人》:“他們三三兩兩地,異常鎮靜地,悠悠然從赤膊的、汗濕了衣衫的、粉香狐臭的人堆里,滲透而過。”參閱 陳寅恪 《寒柳堂集·狐臭與胡臭》。
釋義:
由于腋窩、陰部等部位的皮膚內汗腺分泌異常而產生的刺鼻臭味。也作胡臭,也叫狐臊。
相關詞語:
城狐社鼠臭不可當臭不可聞臭名遠揚臭名昭著臭肉來蠅豺狐之心臭名昭彰董狐直筆董狐之筆篝火狐鳴狗黨狐群狗黨狐朋狗走狐淫狐虎之威狐假虎威狐埋狐搰狐朋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