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
詞語 | 霍山 |
---|---|
拼音 | huò sh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在山西省霍縣東南。(二)、安徽天柱山的別名。在安徽省潛山縣。
(三)、在今廣東省龍川縣東北。傳說秦時有霍龍避亂隱居于此,遇真人給他金液還生丹,功成仙去。后人因以霍名山。
解釋:
(一)、在 山西省 霍縣 東南。
《周禮·夏官·職方氏》:“ 河 內曰 冀州 ,其山鎮曰 霍山 。” 鄭玄 注:“ 霍山 在 彘陽 。”按 彘陽 后漢 時改 永安縣 ,即今 山西省 霍縣 。
(二)、 安徽 天柱山 的別名。在 安徽省 潛山縣 。
漢武帝 以 衡山 遼曠,移岳祠于 天柱山 ,以后俗人呼之為南岳,故又名 天柱山 為 霍山 。《漢書·武帝紀》“登 灊 天柱山 ” 唐 顏師古 注:“ 應劭 曰:‘灊音若潛,南岳 霍山 在 灊 , 灊 ,縣名,屬 廬江 。’ 文穎 曰:‘ 天柱山 在 灊縣 南,有祠。’”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禹江山水澤地所在》:“ 霍山 為南岳,在 廬江 灊縣 西南, 天柱山 也。”
(三)、在今 廣東省 龍川縣 東北。傳說 秦 時有 霍龍 避亂隱居于此,遇真人給他金液還生丹,功成仙去。后人因以霍名山。
宋 蘇軾 《江漲用過韻》:“已連漲海白,尚帶 霍山 緑。” 王文誥 輯注引 查慎行 曰:“《廣東舊志》:‘ 霍山 在 龍川縣 北一百里。’”
釋義:
1.在山西省霍縣東南。 2.安徽天柱山的別名。在安徽省潛山縣。漢武帝以衡山遼曠﹐移岳祠于天柱山﹐以后俗人呼之為南岳﹐故又名天柱山為霍山。 3.在今廣東省龍川縣東北。傳說秦時有霍龍避亂隱居于此﹐遇真人給他金液還生丹﹐功成仙去。后人因以霍名山。
造句:
1、被經濟學界稱之為“霍山現象”的霍山縣對此作了完美詮釋。
2、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霍山縣,其工業經濟在短短的十幾年間奇跡般地崛起,被經濟學界稱之為“霍山現象”、“霍山模式”。
相關詞語:
挨山塞海安如泰山安如太山安若泰山巴山蜀水巴山夜雨拔地搖山拔山超海拔山蓋世拔山扛鼎跋山涉水白山黑水半壁江山寶山空回背山起樓逼上梁山表里山河冰山難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