阨塞
詞語 | 阨塞 |
---|---|
拼音 | è sā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險要之地;險阻要塞。解釋:
(一)、險要之地;險阻要塞。
漢 賈誼 《過秦論下》:“ 秦 雖小邑,伐并大城,得阨塞而守之。” 宋 蘇軾 《論高麗買書利害札子》:“當時大臣以謂:‘…… 漢 興之初,謀臣奇策,天官災異,地形阨塞,皆不宜在諸侯王家,不可予。’”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十二:“立當阨塞若關隘,視入衍沃同川原。” 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變法不知本源之害》:“圖學不興,阨塞不知,能制勝乎?”
釋義:
阨塞,讀音為è sāi,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險要之地;險阻要塞。
相關詞語:
挨山塞海拔本塞源閉目塞聽蔽聰塞明拔本塞原閉門塞竇閉門塞戶閉明塞聰閉目塞聰閉目塞耳蔽明塞聰波羅塞戲充天塞地垂頭塞耳擔雪塞井頓開茅塞耳目閉塞敷衍塞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