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帽
詞語 | 脫帽 |
---|---|
拼音 | tuō m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表示認罪。《后漢書·耿秉傳》:“ 安得 惶恐,走出門,脫帽抱馬足降。”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韓大任》:“白頭脫帽,身膺徽纆。”(2).表示恭敬。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 王劭 《齊志》述 洛干 感恩,脫帽而謝。”如:脫帽致敬。(3).形容豪放,無所檢束。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張旭 三盃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疏野》:“筑室松下,脫帽看詩。” 宋 蘇軾 《送張天覺河東提刑》詩:“脫帽風流餘長史,埋輪家世本 留侯 。”(4).謂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等經過改造而改變成分。因為原來定成分稱為“戴帽子”,故云。英文翻譯1.take off one's hat; raise one's hat; unbonnet解釋:
(一)、表示認罪。
《后漢書·耿秉傳》:“ 安得 惶恐,走出門,脫帽抱馬足降。”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韓大任》:“白頭脫帽,身膺徽纆。”
(二)、表示恭敬。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 王劭 《齊志》述 洛干 感恩,脫帽而謝。”如:脫帽致敬。
(三)、形容豪放,無所檢束。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張旭 三盃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疏野》:“筑室松下,脫帽看詩。” 宋 蘇軾 《送張天覺河東提刑》詩:“脫帽風流餘長史,埋輪家世本 留侯 。”
(四)、謂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等經過改造而改變成分。因為原來定成分稱為“戴帽子”,故云。
釋義:
脫帽,漢語詞匯,表示認罪、恭敬、豪放等。
造句:
1、立春雖到,寒冷還未退潮,過早去衣脫帽,仍然容易感冒,問候短信及時送到,教你一條妙招,堅持鍛煉運動保健,多素少葷合理膳食,開心快樂時常圍繞。祝幸福快樂、如意吉祥。
2、在街上遇到老板時他脫帽致敬。
相關詞語:
鞭絲帽影動如脫兔戴高帽兒戴高帽子好戴高帽換骨脫胎金蟬脫殼驚猿脫兔臨陣脫逃狼奔兔脫了身脫命勢若脫兔脫韁之馬脫口而出脫胎換骨脫穎而出彈丸脫手脫白掛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