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
詞語 | 客家 |
---|---|
拼音 | kè jiā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在西晉末年和北宋末年從黃河流域遷徙到南方,現在分布在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臺灣等省區的漢人解釋:
(一)、相傳 西晉 末 永嘉 年間, 黃河 流域的一部分 漢 人因戰亂南徙渡 江 ,至 唐 末以及 南宋 末又大批過 江 南下至 贛 閩 以及 粵 東、 粵 北等地,被稱為“客家”,以別于當地原來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這一部分 漢 人的自稱。以 粵 東 梅縣 、 興寧 、 大埔 、 五華 、 惠陽 等地最為集中。尚有部分分布 廣西 、 四川 、 湖南 、 臺灣 、 海南島 部分地區和僑居海外 南洋 一帶。語言保留了較多的漢語古音,稱“客家話”。
章炳麟 《新方言·嶺外三州語》:“ 廣東 惠 嘉應 二州,東得 潮 之 大阜 、 豐順 ,其民自 晉 末踰嶺,宅於海濱,言語敦古,與土著不相能, 廣州 人謂之客家?!?/p>
釋義:
指在4世紀初(西晉末年)、9世紀末(唐朝末年)和13世紀初(南宋末年)從黃河流域逐漸遷徙到南方的漢人,現在分布在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臺灣等省區。
造句:
1、 身為一位以色列猶太女性,我欣賞客家人漂洋過海,直到發現她們安身立命之處的過去。
2、 客家人崇文尚德,尊師敬道,勤勞儉樸,吃苦耐勞,家教嚴格,誠實直爽,剛正不阿,助人為樂,開拓進取等等精神品質,與楊時有文化上的先后相互影響。
相關詞語:
三家村逐客令挨家挨戶愛國如家安國寧家安家立業安家落戶阿家阿翁安家樂業罷黜百家白丁俗客白手起家百代過客百家爭鳴半路出家賓客如云不速之客白手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