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地
詞語 | 割地 |
---|---|
拼音 | gē d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割讓土地,古時也指割取別國的領土入武關, 秦伏兵絕其后,因留 懷王以求割地。——《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故不如亟割地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解釋:
(一)、分封田邑。
《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毋以封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幣。” 孔穎達 疏:“王者割出田邑以與諸侯。”《后漢書·隗囂傳》:“儻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計功割地之秋也。”
(二)、割取土地;割讓土地。
《戰國策·東周策》:“君若欲因 最 之事,則合 齊 者,君也;割地者, 最 也。” 漢 賈誼 《過秦論》:“於是從散約解,爭割地而賂 秦 。”
(三)、猶割據。
《漢書·張耳陳馀傳》:“夫因天下之力而攻無道之君,報父兄之怨而成割地之業,此一時也。”
(四)、特指割據一方的藩鎮。
唐 元稹 《贈王承宗侍中》:“逮居劇鎮,益辨長材。每懷戀闕之誠,遂行割地之効。屢陳密款,方俟來朝。”
(五)、劃分土地。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槐柳楸梓梧柞》:“楸、梓:亦宜割地一方種之。梓、楸各別,無令和雜。”
(六)、指收割莊稼。
崔璇 《一條褲子》:“年年在割地以前,我就把它補得厚厚的。”
釋義:
割地,指割讓土地,古時也指割取別國的領土。語出《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毋以封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幣。”
造句:
1、我們忘不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我國,而清政府割地賠款時我國人民蒙受的奇恥大辱。
2、總算沒有另外賠款割地,已經是他折沖尊俎的大功。
相關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哀感天地哀天叫地安身之地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拔地搖山拔地倚天必爭之地遍地開花別有天地冰天雪地補天柱地不留余地不毛之地不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