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孟
詞語 | 優孟 |
---|---|
拼音 | yōu mè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優伶名孟,春秋時代楚國藝人。擅長滑稽諷諫。楚國的宰相孫叔敖死,他的兒子很窮,砍柴為生。于是優孟穿戴上孫叔敖的衣服帽子,模仿其神態,搖頭而歌,楚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復生。優孟趁機諷諫,莊王終于把封地給了孫叔敖之子(二)、春秋 楚國 著名優人。常談笑諷諭,曾諫止 楚莊王 以大夫禮葬馬;又善模仿,著 楚 相 孫叔敖 衣冠見 楚王 , 楚王 不能辨。事見《史記·滑稽列傳》。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諧隱》:“及 優旃 之諷漆城, 優孟 之諫葬馬,并譎辭飾説,抑止昬暴。” 明 許自昌 《水滸記·謀成》:“佯為估客,似 優孟 權將 叔敖 相效。”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工者不免 優孟 抵掌之誚,拙者至有葫蘆依樣之譏。”
(三)、泛稱演戲藝人。 清 張三禮 《<空谷香傳奇>序》:“史家傳志之文學,士大夫或艱涉獵,及播諸管絃,托于優孟,轉令天下后世觀塲者,若古來忠孝賢奸凜然在目。”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九:“始則盲翁傳唱,繼則優孟登塲。”
(四)、謂一味模仿,沒有創造性。 清 趙翼 《題李靜庵印譜》詩:“我思藝文中,優孟最所忌。獨於篆刻家,惟恐不貌似。” 嚴復 《救亡決論》:“ 唐 祖 李 、 杜 宋 禰 蘇 、 黃 。七子優孟,六家鼓吹。”參見“ 優孟衣冠 ”。
解釋:
春秋時楚國樂人。善于諷諫。楚相孫叔敖死后,其子生活貧困,求助于優孟。優孟穿孫叔敖的衣冠,并模仿他的動作神態去見楚莊王,使莊王感悟而重賜孫叔敖之子。優孟模仿孫叔敖事,后人以“優孟衣冠”一語概括,引申為演戲。
造句:
1、你的寫字桌上這樣優孟衣冠,看了就叫人不舒服,還怎能辦公呢?
2、梅蘭芳之所以能唱功出眾,這與他小時候在戲班里優孟衣冠熏陶有很大關系。
相關詞語:
才學兼優材優干濟季孟之間孔孟之道梁孟相敬孟母三遷品學兼優談優務劣養尊處優優孟衣冠優柔寡斷優勝劣敗優游不斷優游卒歲優哉游哉優柔厭飫優柔饜飫優曇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