徼幸
詞語 | 徼幸 |
---|---|
拼音 | jiǎo xì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同“饒幸”。作非分企求;希望得到意外的成功;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災害解釋:
(一)、見“ 徼幸 ”。
(二)、徼,通“ 僥 ”。作非分企求。
《國語·晉語二》:“人實有之,我以徼倖,人孰信我?” 漢 劉向 《說苑·敬慎》:“夫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禍之馬也。” 唐 盧照鄰 《對蜀父老問》:“蓋聞智者不背時而徼幸,明者不違道以干非。”
(三)、徼,通“ 僥 ”。希望獲得意外成功;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災害。
《左傳·哀公十六年》:“以險徼幸者,其求無饜。” 宋 司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傷國者疏》:“行險徼倖,大言面欺。” 清 劉大櫆 《方榿林墓表》:“病篤,則又刲股和藥,以徼幸於萬一之生。” 魯迅 《而已集·通信》:“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鐵窗斧鉞風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縲紲之憂’了。 孔子 曰:‘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怕未必有這樣徼幸的事罷。”
釋義:
1.徼,通"僥"。作非分企求。 2.徼,通"僥"。希望獲得意外成功;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災害。
造句:
1、秦王堅每得反者輒宥之,使其臣狃于為逆,行險徼幸,雖力屈被擒,猶不憂死,亂何自而息哉!《書》曰: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
2、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相關詞語:
樂禍幸災離本徼末三生有幸使心用幸使心作幸幸災樂禍行險徼幸行崄僥幸言多傷幸不幸而言中幸免于難慘遭不幸不幸中之大幸不幸之幸幸反為禍橫遭不幸據徼乘邪行險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