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疊
詞語 | 震疊 |
---|---|
拼音 | zhèn di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震曡”。(二)、使震驚,恐懼。
解釋:
(一)、亦作“ 震曡 ”。
1.震動,恐懼。《詩·周頌·時邁》:“薄言震之,莫不震疊。” 毛 傳:“震,動;疊,懼。” 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或冒突超越,皷行令震疊。”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一聞兩 金川 滅,而震疊求貢。”
(二)、使震驚,恐懼。
唐 裴度 《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震疊諸夏也,不敢角其勝負,而止候其存亡。” 宋 陸游 《上二府論都邑札子》:“相公威名,震疊殊方。” 清 林則徐 《會奏夷人躉船盡數呈繳煙土折》:“抑賴諭旨嚴明,德威震疊,不獨禁令行於內地,且使風聲播及重洋。”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 元世祖 威棱震疊,文字之獄,在所不免。”
釋義:
中文:震疊拼音:zhèn dié注釋:震驚,恐懼。 唐 裴度 《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震疊諸夏也,不敢角其勝負,而止候其存亡。” 宋 陸游 《上二府論都邑札子》:“相公威名,震疊殊方。” 清 林則徐 《會奏夷人躉船盡數呈繳煙土折》:“抑賴諭旨嚴明,德威震疊,不獨禁令行於內地,且使風聲播及重洋。”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 元世祖 威棱震疊,文字之獄,在所不免。”
相關詞語:
挨肩疊背比肩疊跡比肩疊踵層見疊出層巒疊嶂重巒疊嶂重巖疊障層出疊見出震繼離床上疊床重床疊架重床疊屋重圭疊組重規疊矩重珪疊組重巒疊巘重三疊四重巖疊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