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奡
詞語 | 排奡 |
---|---|
拼音 | pái 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文筆)矯健:其文縱橫排奡。解釋:
(一)、剛勁有力;豪宕。
唐 韓愈 《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 清 王士禛 《漁洋詩話》卷上:“ 季木 天才排奡,目空一世。”
(二)、指驕縱;傲視。
清 黃宗羲 《錢忠介公傳》:“未有一切大臣聽命於武夫之恣睢排奡。” 清 沉濤 《瑟榭叢談》:“ 博山 自定《木威詩稿》, 竹垞 檢討稱其鎔鑄百子,有日爐風炭之手,古體有似 羅浮 屈五 道士,今體則排奡近人。”
釋義:
1.剛勁有力;豪宕。 2.指驕縱;傲視。
相關詞語:
擊排冒沒解紛排難力排眾議連山排海論資排輩捏怪排科排斥異己排除萬難排除異己排糠障風排難解紛排沙簡金排山倒海排山壓卵排患解紛排沙見金排憂解難引繩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