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樓
詞語 | 角樓 |
---|---|
拼音 | jiǎo lóu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建在城角上供瞭望和防守用的樓。解釋:
(一)、古代供瞭望和防守用的城樓。建于城垣四角,故稱。
《宋書·沉文秀傳》:“時(shí) 白曜 在城西南角樓,裸縛 文秀 至 曜 前,執(zhí)之者令拜。” 唐 元稹 《欲曙》詩:“片月低城堞,稀星轉(zhuǎn)角樓。” 明 何景明 《確山縣修城記》:“ 良臣 則均力嚴(yán)事,葺其壞,繚其未完,樹三城門樓及月城角樓,鋪樓內(nèi),土城咸備。”
釋義:
城角上供瞭望和防守用的樓。
造句:
1、 一彎新月劃過精致的角樓,給高墻內(nèi)灑下一片朦朧昏黃的光,故宮里顯得神秘而安靜。
2、 一束束燈光照著她,長(zhǎng)長(zhǎng)的城墻和美麗的角樓倒映在河面上,銀光閃閃,十分動(dòng)人。
相關(guān)詞語:
背山起樓不露圭角楚棺秦樓吹角連營(yíng)寸木岑樓岑樓齊末初露頭角楚館秦樓地角天涯敵力角氣殿堂樓閣鳳毛麟角鳳樓龍闕歌樓舞榭勾心斗角鉤心斗角鼓角齊鳴拐彎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