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梗
詞語 | 桃梗 |
---|---|
拼音 | táo gě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用桃木刻制的木偶。舊俗置以辟邪。(二)、比喻任人擺布的傀儡。
解釋:
(一)、用桃木刻制的木偶。舊俗置以辟邪。
《戰國策·齊策三》:“今者臣來,過於 淄 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后漢書·禮儀志中》:“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百官官府各以木面獸能為儺人師訖,設桃梗、鬱櫑、葦茭畢,執事陛者罷。”《晉書·禮志上》:“歲旦常設葦茭、桃梗、磔雞於宮及百寺之門,以禳惡氣。”
(二)、比喻任人擺布的傀儡。
明 徐復祚 《投梭記·閨情》:“千般恨頓上眉尖,是前生少欠。身如桃梗,命比春纖。”
釋義:
桃梗,釋義用桃木刻制的木偶。舊俗置以辟邪。出處:《戰國策·齊策三》:“今者臣來,過於 淄 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
相關詞語:
報李投桃從中作梗斷梗飄蓬斷梗浮萍斷梗飄萍斷袖余桃斷梗飛蓬凡桃俗李泛萍浮梗方桃譬李梗泛萍飄公門桃李梗泛萍漂梗跡蓬飄梗跡萍蹤梗頑不化將李代桃僵李代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