迍難
詞語 | 迍難 |
---|---|
拼音 | zhūn n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禍亂;災難。(二)、指遭逢禍事。
解釋:
(一)、禍亂;災難。
唐 獨孤及 《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權士繇韓幼深》詩:“但令迍難康,不負滄洲期。”《舊唐書·憲宗紀下》:“ 玄宗 少歷民間,身經迍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夫婦死節》:“當日封章未上曾頻勸,何期此地遭迍難。”
(二)、指遭逢禍事。
《太平廣記》卷一四八引《逸史·崔圓》:“郎君必貴,他日丈人迍難,事在郎君,能特達免之乎?”
釋義:
1.禍亂;災難。 2.指遭逢禍事。
相關詞語:
暗箭難防礙難從命百般刁難百年難遇本性難移冰山難靠稟性難移八難三災白雪難和百喙難辯百喙難辭百口難分避難就易避難趨易材大難用插翅難飛插翅難逃長夜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