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驄
詞語 | 乘驄 |
---|---|
拼音 | chéng cō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后漢書·桓典傳》:“﹝ 典 ﹞辟司徒 袁隗 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宦官秉權,典 執政無所回避。常乘驄馬,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后因以“乘驄”指侍御史。解釋:
(一)、《后漢書·桓典傳》:“﹝ 典 ﹞辟司徒 袁隗 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宦官秉權, 典 執政無所回避。常乘驄馬,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后因以“乘驄”指侍御史。
唐 杜甫 《哭長孫侍御》詩:“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 唐 杜甫 《渝州候嚴侍御不到先下峽》詩:“聞道乘驄發,沙邊待至今。” 唐 韋應物 《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二侍御》詩:“忽報 南昌 令,乘驄入郡城。”《剪燈馀話·泰山御史傳》:“糾察每侍於帝傍,讜論佇聞於白簡。期邁攬轡 范滂 之右,肯居乘驄 桓典 之間。”
釋義:
乘驄,典故名,典出《后漢書》卷三十七《桓榮傳》附《桓典傳》。桓典為司徒時,因避而常乘驄馬,后遂以“乘驄”指侍御史。
相關詞語:
乘車戴笠乘肥衣輕乘風破浪乘堅策肥乘堅驅良乘龍佳婿乘龍快婿乘鸞跨鳳乘其不備乘人之危乘時乘勢乘偽行詐乘隙而入乘虛迭出乘虛而入乘間投隙乘利席勝乘龍配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