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抗
詞語 | 矯抗 |
---|---|
拼音 | jiǎo kà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矯亢”。與眾違異,以示高尚。解釋:
(一)、亦作“ 矯亢 ”。與眾違異,以示高尚。
三國 魏 嵇康 《卜疑集》:“尊嚴其容,高自矯抗。”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乃致 公干 仲宣 之論,家有曲直; 安仁 士衡 之評,人立矯抗,況復殊於此者乎。” 宋 秦觀 《財用策上》:“ 晉 人 王衍 者,口不言錢,而指以為阿堵物,臣竊笑之,以為此乃姦人故為矯亢,盜虛名於暗世也。” 清 惲敬 《游羅浮山記》:“愚者往往為所眩惑,以古為今,以虛為實,其一二矯抗之士止求奇偉駭心目者,以為山水之至,一邱一壑則委而去之,此均非善游者也。”
釋義:
《公民學概論》是2009年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樹理。
相關詞語:
不抗不卑搗虛撇抗分庭抗禮負隅頑抗矯矯不群矯情鎮物矯揉造作矯若驚龍矯時慢物矯枉過正矯邪歸正矯國革俗矯國更俗矯情干譽矯情飾貌矯情飾行矯情飾詐矯若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