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綸
詞語 | 絲綸 |
---|---|
拼音 | sī lú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孔穎達疏:“王言初出,微細如絲,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漸大,如似綸也。”后因稱帝王詔書為“絲綸”。(二)、釣絲。
(三)、即絲。粗于絲者為綸。
解釋:
(一)、《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 孔穎達 疏:“王言初出,微細如絲,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漸大,如似綸也。”后因稱帝王詔書為“絲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記》稱絲綸,所以應接羣后。” 唐 楊炯 《為劉少傅謝敕書慰勞表》:“虔奉絲綸,躬親政事。”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折齒》:“奉絲綸來報里閻,訪賢才作楫濟艱。”
(二)、釣絲。
唐 無名氏 《漁父》詞:“料理絲綸欲放船,江頭明月向人圓。” 宋 張先 《滿庭芳》詞:“金鉤細,絲綸慢捲,牽動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笑滿船空載明月,下絲綸不愁無處。” 胡惠生 《贈王亦梅》詩:“ 西湖 風景好,何日理絲綸。”
(三)、即絲。粗于絲者為綸。
三國 魏 曹植 《車渠椀賦》:“緼絲綸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釋義:
絲綸,是漢語詞匯,拼音:sī lún釋義:1、皇帝制詔及三省同奉圣旨所發省札之類的泛稱。2、釣絲。3、即絲。粗于絲者為綸。
相關詞語:
哀絲豪竹抱布貿絲半絲半縷鞭絲帽影剝繭抽絲抽絲剝繭寸絲半粟寸絲不掛吹竹彈絲大展經綸獨繭抽絲單絲不線分厘毫絲分絲析縷綸巾羽扇毫發絲粟毫厘絲忽豪竹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