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宮
詞語 | 煬宮 |
---|---|
拼音 | yáng gō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春秋 祀 魯煬公 之廟。《春秋·定公元年》:“九月大雩,立 煬宮。”杜預(yù) 注:“煬公,伯禽 子也,其廟已毀。季氏 禱之,而立其宮。書以譏之。”唐 韓愈《禘袷議》:“昔者,魯 立 煬宮,《春秋》非之,以為不當(dāng)。”解釋:
(一)、春秋 祀 魯煬公 之廟。
《春秋·定公元年》:“九月大雩,立 煬宮 。” 杜預(yù) 注:“ 煬公 , 伯禽 子也,其廟已毀。 季氏 禱之,而立其宮。書以譏之。” 唐 韓愈 《禘袷議》:“昔者, 魯 立 煬宮 ,《春秋》非之,以為不當(dāng)。”
釋義:
1.春秋祀魯煬公之廟。
相關(guān)詞語:
北宮嬰兒貝闕珠宮卑宮菲食蟾宮折桂打入冷宮地上天宮宮車晏駕故宮禾黍桂殿蘭宮宮鄰金虎含宮咀征含宮咀徵禾黍故宮換羽移宮清宮除道取諸宮中三宮六院黍秀宮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