葎草
詞語 | 葎草 |
---|---|
拼音 | lǜ cǎ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密生短刺,葉子掌狀分裂,花淡黃綠色,果穗略呈球形。全草入藥。解釋:
(一)、植物名。俗稱“拉拉藤”。多年生纏繞草本。葉對生,掌狀分裂,邊緣有鋸齒。莖和葉柄布滿倒生的短刺。秋季開花,雌雄異株。聚花果近球形。果實可作健胃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葎草》:“此草莖有細刺,善勒人膚,故名勒草。訛為葎草。”
釋義:
1.植物名。俗稱"拉拉藤"。多年生纏繞草本。葉對生,掌狀分裂,邊緣有鋸齒。莖和葉柄布滿倒生的短刺。秋季開花,雌雄異株。聚花果近球形。果實可作健胃藥。
相關詞語:
撥草尋蛇不棄草昧白草黃云撥草瞻風草草了事草草收兵草創未就草間求活草菅人命草滿囹圄草莽英雄草木皆兵草木俱朽草木知威草廬三顧草率從事草率收兵草薙禽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