蕞爾
詞語 | 蕞爾 |
---|---|
拼音 | zuì ěr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形容小(多指地區(qū)小):蕞爾小國。解釋:
(一)、形容小。
《左傳·昭公七年》:“ 鄭 雖無腆,抑諺曰‘蕞爾國’,而三世執(zhí)其政柄。” 唐 劉禹錫 《賀收蔡州表》:“蕞爾 元濟 ,敢懷野心!” 清 曹寅 《送袁士且游吳下》詩之一:“多君真世德,蕞爾總埃塵。” 柯靈 《團圓》:“從默默無聞的蕞爾小島,到大小 金門 、 大擔(dān) 、 二擔(dān) ,物阜豐腴的 臺灣 ,原都是駢枝連理,一脈同根,屬于神州大陸的土地。”
釋義:
蕞爾,多指形容比較小的地區(qū)。如:~小國、~小邦等。出自嵇康《養(yǎng)生論》。
造句:
1、臺灣雖是蕞爾小島,假如全民能眾志成城,前途就會璀璨如鉆。
2、座落在加勒比海的圣露西亞是一個蕞爾島國,豐富的文化展現(xiàn)其深受非洲、英國與法國的影響。
相關(guān)詞語:
不過爾爾不得不爾出爾反爾此疆爾界吊爾郎當(dāng)爾虞我詐爾詐我虞爾汝之交國爾忘家公爾忘私渙爾冰開聊復(fù)爾耳聊復(fù)爾爾戚戚具爾率爾操觚率爾成章莞爾而笑溫文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