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蟬
詞語 | 鳴蟬 |
---|---|
拼音 | míng ch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寒蟬;秋蟬。解釋:
(一)、寒蟬;秋蟬。
《文選·潘岳<河陽縣作>詩》:“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 李善 注引《禮記》:“孟秋,寒蟬鳴。” 唐 高適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詩:“遠路鳴蟬秋興發,華堂美酒離憂銷。”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釋義:
1.寒蟬;秋蟬。
造句:
1、 哇鳴蟬噪的夏天來臨了,兩岸綠樹成蔭。傍晚,小河沸騰了起來,孩子們三五成群地在小河游泳嬉戲,浣衣的姑娘一路歡笑;唱晚的漁舟滿載而歸。
2、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相關詞語:
一牛鳴鰲鳴鱉應百家爭鳴不平則鳴蟬不知雪蟬腹龜腸春蛙秋蟬蟬喘雷干長鳴都尉潮鳴電掣潮鳴電摯電閃雷鳴貂蟬滿座鼎食鳴鐘鼎食鳴鍾鼎食鐘鳴東鳴西應飛遁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