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體
詞語 | 曲體 |
---|---|
拼音 | qǔ tǐ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彎腰。(二)、深入體察。
解釋:
(一)、彎腰。
《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帝知后勞心曲體,嘆曰:‘修德之勞,乃如是乎!’”《魏書·蕭衍傳》:“曲體脅肩,搖脣鼓舌,候當朝之顧指,邀在位之餘論。”
(二)、深入體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宗藩·藩國隨封官》:“此 江陵公 曲體人情處也。”《東周列國志》第五五回:“吾當時曲體親心,不殺此女。” 清 林則徐 《會札劉蔣二丞傳諭義律飭令空躉等船開行》:“本大臣、本部堂如此曲體實情,實屬仁至義盡。”
釋義:
1.彎腰。 2.深入體察。
造句:
1、 分析了元極音樂的曲體結(jié)構(gòu)和風(fēng)格.
2、 這些諧謔曲已不同于以往的諧謔曲體裁,不再限于嬉戲、玩鬧而是隱含了深刻而復(fù)雜的思想內(nèi)容。
相關(guān)詞語:
聱牙詰曲遍體鱗傷不成體統(tǒng)不識大體卑身賤體背曲腰躬背曲腰彎卑身屈體膘肥體壯稱體載衣赤身露體赤身裸體此事體大椎膚剝體低情曲意芳蘭竟體泛應(yīng)曲當凡胎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