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壇
詞語 | 社稷壇 |
---|---|
拼音 | shè jì tá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明清帝王祭祀太社(土地神)、太稷(五谷神)的禮制建筑。北京社稷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在今中山公園內。為三層漢白玉石砌方臺。臺中央埋設“社主石”。臺面按五行方位填筑色土:東為青色、南為紅色、西為白色、北為黑色、中為黃色,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解釋:
(一)、舊時帝王祭土神谷神之所。
《資治通鑒·后周太祖廣順三年》:“﹝帝欲祀南郊,﹞於是始筑圜丘社稷壇,作太廟於 大梁 。”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辛酉工賑》:“上減膳撤樂,步禱社稷壇祈晴。”
(二)、今 北京市 有社稷壇古跡,在 天安門 西側 中山公園 內。
釋義:
1.舊時帝王祭土神谷神之所。 2.今北京市有社稷壇古跡,在天安門西側中山公園內。
相關詞語:
城狐社鼠曹社之謀村簫社鼓村歌社鼓村歌社舞登壇拜將河清社鳴稷蜂社鼠入閣登壇社鼠城狐社燕秋鴻社威擅勢鼠憑社貴社會賢達亡國之社宗廟社稷筑壇拜將室不崇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