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
詞語 | 鴉片戰爭 |
---|---|
拼音 | yā piàn zhàn zhēng |
字數 | 4字詞語 |
形式 | abcd式詞語 |
意思:
1840—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從18世紀末期起英國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嚴重危害中國的國計民生,遭到中國的反對。1838年清道光帝派林則徐到廣東查禁鴉片。次年林則徐到廣州,銷毀繳獲的鴉片二百三十余萬斤,并多次打退英軍的挑釁。1840年,英國借口保護通商,對中國發動了海盜式的戰爭。中國軍隊在林則徐統率下堅決抵抗,多次擊退英軍。而清政府妥協投降,反將林則徐等人撤職,另派琦善到廣州談判。1841年英軍攻陷廣州。1842年又攻陷吳淞、鎮江等地。8月,清政府在英國脅迫下簽訂了屈辱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解釋:
1840-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18世紀末,英國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毒害中國人民,引起清政府財政困難。1839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次年6月,英國發動侵華戰爭,戰場主要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地。以林則徐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和以三元里人民為代表的沿海沿江人民,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由于清政府的腐敗,對內排斥抵抗派,破壞和鎮壓人民的抗英斗爭;對外妥協求和,使戰爭遭到失敗。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造句:
1、員愿源園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
2、**戰爭失敗使國人感受到了切膚之痛。
相關詞語:
暗斗明爭百家爭鳴百戰百勝百戰不殆背城一戰背水一戰必爭之地百花爭妍百花爭艷百戰百敗白蟻爭穴兵兇戰危冰心一片并驅爭先彩鳳隨鴉鴟鴉嗜鼠尺椽片瓦寸土必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