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行
詞語 | 起行 |
---|---|
拼音 | qǐ xí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起程;動身:他今天下午三點(diǎn)鐘就要起行。解釋:
(一)、行走。
宋 蘇軾 《西齋》詩:“起行西園中,草木含幽香。”《老殘游記》第四回:“ 老殘 住在店內(nèi),本該僱車,就往 曹州府 去,因想沿路打聽那 玉賢 的政績,故緩緩起行,以便察訪。”
(二)、動身;出動。
《水滸傳》第五八回:“ 宋江 喚 鐵面孔目 裴宣 定撥下山人數(shù),分作五軍起行。” 蔡東藩 《唐史通俗演義》第十一回:“遂調(diào)集戰(zhàn)艦,即日起行。”
(三)、行動,具體作為。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一回:“總而言之:這種人坐言則有餘,至於起行,他非但不足,簡直的是不行。”
(四)、泛指動作。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八五回:“你看他一般的起行坐立,不過動生厭倦,似乎無甚大病。”
釋義:
起行,指行走;泛指動作。見蘇軾《西齋》詩:“起行西園中,草木含幽香。”
造句:
1、 開時間的牽絆,邀陽光作伴,約清風(fēng)同行,收拾起行囊,我們?nèi)ビH近草原吧,去親近遼闊無邊的草原。
2、 思想上的錯誤會引起語言上的錯誤,言論上的錯誤會引起行動上的錯誤。
相關(guān)詞語:
按轡徐行按行自抑白手起家敗德辱行倍日并行背山起樓比肩并起便宜行事兵行詭道并行不悖步線行針霸道橫行班功行賞半路修行倍道而行倍道兼行便宜施行不護(hù)細(xì)行